公共体育广告.jpg
科学利用肌内效贴缓解战“疫”辛劳(一)
2022-04-13 11:03:00  来源:扬子晚报  
1
听新闻

 

 

图1 肌内效贴布胶面的“水波纹”(左)和常见的4种颜色(右)

图2 肌内效贴的原理

图3 不同方向效果不同,促进肱二头肌活动(左)、放松肱二头肌(右)

图4 肌内效贴的剪裁形状

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看到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加入到了驰援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去,作为体育人,除了道一声辛苦我们也想尽自己所能为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员贡献一份力量。所以今天,我们就把“肌内效贴”这个运动场上的黑科技介绍给大家,看能否通过肌内效贴贴扎的方式,帮助医务工作者和抗疫志愿者们缓解长时间工作的疲劳和局部疼痛。

肌内效贴技术是19世纪70年代由整脊治疗师Dr. Kenzo Kase创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起初,肌内效贴常应用于运动损伤的防治。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广泛延伸到神经康复、美容等领域。又因其有效、方便、不影响运动的特性被运动员所青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58个国家的运动员使用肌内效贴布来防治运动损伤。

1.肌内效贴的材料与颜色

肌内效贴布主要由不含药物的防水弹力布、医用亚克力胶(acrylic adhesive,丙稀酸胶)、衬纸(离型材料、背亲纸)3个部分组成。贴布有适当的弹性,单面带黏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胶面呈“指纹”状或“水波纹”状结构。其特殊材质与结构有利于贴布从不同的方向拉起皮肤或皮下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传统肌内效贴布采用的颜色主要有4种:黑色、红色、蓝色和淡棕色(肤色)。虽然不同颜色的贴布在材质上无本质区别,但可能存在色彩学原理效应。基于心理作用或安慰剂效应,我们不能忽视颜色对使用者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红色多用于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蓝色多用于减轻疼痛和消除水肿;肤色不容易引起注意;黑色多用于增强本体感觉。

2.肌内效贴的弹力与张力

与传统贴布(白贴)相比,肌内效贴布的最大特点是受到拉力后,因有一定的延展性而具有张力,当拉力撤除,贴布产生回缩力,即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对贴布施加的拉力越大,张力也越大,在贴到身体对应位置后,对组织的稳定和支持力也越大。相对于张力,贴布的弹力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重要因素,肌内效贴布多是利用材质的弹性回缩力与体表皮肤间的交互作用,进而发挥其治疗效应。

3.肌内效贴的原理与功效

原理:通过粘贴时胶布的密度差牵动皮肤的走向,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

功效:缓解疼痛、改善循环、减轻水肿、支持软组织、放松软组织、训练软组织、矫正姿势、增强关节稳定性。

4.肌内效贴的专有名词和常用术语

1)锚:指肌内效贴的起始端,是最先贴扎的部分,也称为“起点”(图3黄点)。为了更好地固定于皮肤,“锚”或“起点”贴扎时一般不施加拉力。而在韧带贴扎、空间贴扎等临床应用场景中,若贴布中间段整体以较大拉力作为最先贴扎部分时,通常不固定方向,也不存在“起点”(锚)和“止点”的概念。

2)基底段:指延续于锚段与尾之间的贴布部分,亦为覆盖主要治疗区域的一段,是起治疗作用的主要部分(图3左图蓝色部分)。

3)尾:或称“尾端”,指完成(基底段)贴扎后预留出的一部分,用于最后固定的一段。贴布最后的“尾”或“尾端”多不加拉力,以增加贴布的稳定性(图3左图红点)。

4)方向:指贴扎起始端指向贴扎完成端的方向,通常与贴布自然回缩方向相反。在某些应用场景,如淋巴贴扎、肌肉贴扎等贴扎过程中,较多操作者考虑“贴扎方向”。贴扎方向通常与想要的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如:当想要促进目标组织活动时,主张将“锚”(贴布起始端)固定在肌肉的起点,贴布向肌肉止点的方向延展;当想要放松目标组织时,主张将“锚”(贴布起始端)固定在肌肉的止点,贴布向肌肉的起点延展(图3)。

5.肌内效贴的拉力

指贴布发生拉伸形变的外力,可用自身绝对拉伸长度比例来换算。例如:

1)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使贴布拉伸小于10%的拉力,常用于“锚”或“尾”部贴扎、淋巴贴扎及肌肉贴扎等;

2)零拉力指贴布从衬纸上完全揭下后,长度有5%~10%的回缩,以此长度贴扎时称为零(拉力)贴扎;

3)中度及较大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

4)最大及极限拉力(常用于软组织支持、瘢痕塑形等)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甚至最大拉力(常用于力学矫正、韧带贴扎等,理论上极限拉力可用于固定、制动)。

通常,当目的是促进组织活动时,建议拉力为20%-40%;当目的是放松组织时,建议拉力小于10%。初学者掌握一般拉力范围即可,不必拘泥于精确的拉伸比例测量。

6.肌内效贴的剪裁形状

根据贴扎目的及贴扎位置解剖特点的不同,肌内效贴布有多种剪裁方法,常见的有:I形、Y形、X形、爪形等。

7.肌内效贴的作用

●减轻疼痛 有研究表明,在不同手法和贴扎方向下,肌内效贴会对皮肤和筋膜产生不同方向的剪切力,能有助于减轻皮下感受器对压力的触觉,增加神经系统的传人反馈,降低中枢神经对痛觉刺激的传导,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减少因疼痛抑制肢体活动的情况。

●改善关节活动度 传统的固定贴扎是在限制关节活动度、有效矫正关节位置的基础上预防关节及韧带的损伤,故材质一般较为坚硬;相比较,肌内效贴的最大特点则是通过自身的粘黏性,贴敷于关节、躯干/四肢表皮,并牵拉延展人体表皮层。据此,不少研究认为肌内效贴不仅不会限制肢体环节的活动,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及组织的柔软性。对于这种积极的影响,部分学者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影响机制:肌内效贴能够增加覆盖区域的血液循环,这种生理学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肌肉和肌筋膜的功能,使得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另一种理论认为,肌内效贴能够促进覆盖区域的皮肤感受器,从而影响关节活动度。

●增加肌肉力量 肌内效贴在不同的贴扎方向下对皮肤和筋膜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自肌肉的起点向止点贴扎时,作用在皮肤的拉力和肌肉收缩方向相同,可产生促进肌肉收缩的效果;反之,由肌肉的止点向起点贴扎时,则会产生相反的拉力,而达到预防肌肉挛缩、促进伸展的效果。

●增强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和保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皮肤感受器在关节的位置和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无弹性的固定白贴通过对皮肤的压力刺激可以增加局部的感觉输入,改善本体感觉。有弹性的肌内效贴通过对皮肤的压力和拉力刺激皮肤机械感受器,从而增强关节的位置感觉和运动感觉。

●消除水肿 淋巴按摩手法沿着淋巴管走向在皮肤上轻轻施力,可以有效地消除淋巴水肿。多爪形且不施加任何拉力的肌内效贴布,其持续的自然回缩力及形状特性,类似于治疗师双手在患处进行轻柔的淋巴按摩方法,而在肌内效贴扎期间内又可持续作用,其特有的类似皮肤的材质,能适度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从而促进深层淋巴及血液循环。

本期我们就肌内效贴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讨论,了解了它的原理与作用,可能有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上手操作了。那么,下期“实践篇”我们将分享肌内效贴具体的贴扎方法,敬请期待!

标签:效贴;拉力指贴;白贴
责编:顾炎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