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促发展 垒球运动育新人
2025-08-12 10:49  来源:中国体育报    
1

  近年来,中国垒球协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以垒球运动为载体,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赛事体系优化、体教资源整合、人才梯队衔接、基层培训创新等举措,积极推进垒球项目普及发展与提升。如今,垒球项目人口不断扩增,后备人才培养势头持续向好。

  为筑牢项目人口主阵地,协会积极开展“垒球项目进校园”活动,自2005年起,通过简化规则、软化器材增强安全属性,推动软式棒垒球列入学校体育课程目录和国家级课题。坚持“幼、小、中、大”一体化设计,2012年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制定“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基地、实验学校”方案,定期开展“送教入校”和全国教练员(教师)培训服务,指导全国中小学搭建软式棒垒球课程活动体系。同时,与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深入合作,在全国100余所幼儿园进行“强体·育萌”幼儿软式棒垒球课程开发,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儿童享受运动乐趣、增强身体素质,还积极开展高校慢投垒球示范基地建设,利用垒球团队、合作、交流等特点,调动大学生群体活力。

  为继续开展好“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协会积极打造面向幼儿园、中小学校园、社会俱乐部、专业队、高校等不同主体的赛事活动,包括全国幼儿软式棒垒球嘉年华活动、全国软式棒垒球校园联赛暨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暨夏令营活动、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软式棒垒球联赛、中国垒球青少年城市联赛等,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的60个城市。此外,全国性赛事结合训练营、研讨活动、亲子研学等内容进行,在运动竞赛的同时增加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

  为理顺垒球人才动态选拔和长期培养机制,协会以中国垒球青少年服务体系和中国垒球人才库为抓手,为垒球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方面,建立了从入门级的课堂教学活动到校内、校外培训乃至精英级的国际交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各年龄段接触垒球运动的青少年提供对应服务及参赛交流机会;另一方面,与地方省市体育、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合作,共建中国垒球学院和U12、U15、U18国家队训练基地,为后备人才提供稳定、高效的训练教育保障,同时,成立集竞赛、训练、科医、教育于一体的中国垒球协会青训中心,面向全国公开招生,挖掘更多优秀的垒球后备人才。

  协会目前已建立“校-省/市-全国”三级培训体系,同时坚持活动重心下沉,推动城市联赛、校园联赛分站赛全年开展,走进学校、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一线阵地,促进活动常态化、全国联动。同时组织国际名人堂教练员、运动员开展“奥运之星”训练营、青训教练员培训,采取“竞技训练一体化,教练球员共成长”模式,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垒球项目的竞技水平。

  通过不断努力,协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项目推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赛事活动规模持续扩增,青训体系持续完善,通过开展高水平青少年垒球赛事、训练营,发现、培养和检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向国家队、国青队、各省专业队输送了大量运动员,为实现竞技成绩与人才质量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顾  宁)

标签: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