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交汇点讯 “为备赛我们从7月底就开始集训,每天练体能、抠战术,还踢了好几场友谊赛找状态。”徐州市沛县张寨队队员李玉新抹着额头的汗水说。
8月22日,2025江苏省乡镇足球联赛(沛县站)暨“村界杯”选拔赛在江苏沛县开赛,来自沛县各镇(街道)的16支足球队共300余名球员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点燃了基层足球的激情。

这个夏天,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全国,乡镇足球赛场同样热闹。往年的“村界杯”一般放在春节或国庆期间举行,今年从8月就开始举办选拔赛,据沛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是因为2025年春节期间的报名队伍达到一百多支,远超预期及球场的实际承载能力。“因此,我们计划在非节庆期间多举办几场选拔赛,通过比赛成绩来确定春节期间的最终参赛队伍。因为如果全部接受报名,难以合理取舍。我们依据成绩进行选拔,既避免县内及市内队伍报名过多,也防止因本地球队超额而导致徐州市外,甚至省外的队伍无法报名、赛程难以安排的情况。”
本次赛事分为两个阶段,8月22日至25日、8月29日至31日,球员们会在两个赛场展开多轮角逐。比赛采用单淘汰制,每一场都是“生死战”,但同时也设置了复活环节。具体来说,第一轮比赛将决出前8名与后8名;随后,后8支队伍进入复活赛,复活赛的第一名将与首轮前8名中抽到“黑签”的队伍进行一场“抢8”对决,最终获胜者将晋级前8强,并参与后续的淘汰赛阶段。比赛增加了趣味性和观赏性,也吸引了更多的球迷前来观看。

“村界杯”从2021年开始,发源于徐州沛县鹿楼镇七八堡村。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足球氛围和基础。早在上世纪20年代,村民就自发开展足球比赛,没有足球就用布条缠成球,大家“踢布蛋”;没有球场,就在果园深处比赛,十里八乡间还经常互相“约战”,足球运动深深融入村民生活,逐渐形成了村际之间举行足球赛的传统。

从诞生起,这项“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的比赛就是由村民“说了算”:无论是赛事发起、赛程制定、赛制安排,还是拉拉队表演,都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自行决定、自行实施。比赛没有高规格的领导莅临,村支书宣布后就开始比赛;也没有高昂的奖金,奖品多为本地鸡鸭鹅等农副产品……各环节都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为了让广大村民“登台”乐享足球魅力,沛县当地政府负责“搭台”营造环境、保障服务。以“村界杯”为契机,当地政府在八堡村建设了一个标准足球场,在球场两侧搭建了可容纳数千人的看台,安装了夜间照明设备、建设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夯实基层全民健身基础,改善了乡村体育硬件条件,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运动空间。

从2023年至今,每年春节,村界杯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每天设置一个活动主题,如舞龙舞狮、广场舞、旱船等民俗节目,以及中场休息期间的趣味射门等活动,深受村民欢迎,大家沉浸在一场场激情快乐的体育盛宴中,不仅充实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活,也展现出了乡村新风貌。今年春节期间,“村界杯”赛场外还设了集市,当地将文旅产业与赛事结合,在赛场旁的市集上展示销售“这里是徐州”文创大礼包、特色农产品以及“村界杯”文创吉祥物等,给外地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如今,和出圈的“村超”“村BA”一样,“村界杯”已成为当地乡村体育的重要品牌赛事,并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
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江苏省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江苏省体育局将继续联合多部门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县、乡镇、村深入挖掘乡村传统体育健身文化资源,开展乡村体育联赛,推动构建以农民运动会、农民丰收节、农民体育节等省级综合性赛事活动为主体,以广场舞、球类、舞龙舞狮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单项赛事活动为重点,构建“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乡村赛事活动体系。(部分图片来源:紫牛新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鑫 顾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