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体育运动,收获美好生活。“我的运动故事”栏目受到健身爱好者们的热切关注和踊跃投稿,未来,省体育总会公众号将持续发布更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我与瑜伽的初遇,发生在大学生活刚刚拉开帷幕之际。彼时,学校瑜伽社团正热火朝天地招募新成员,在室友的热情鼓动下,我怀着“姑且一试”的心态,轻轻推开了瑜伽室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老师正带领着师兄师姐们沉浸在体式的练习中。师姐们个个如优雅的天鹅,体态轻盈而美丽;师兄们则似强健的松柏,体格健壮且充满力量。
师兄师姐们首先引导我们尝试的是盘全莲花这个看似简单的体式,接着,陈老师又讲解并示范了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瑜伽体式。在这些体式中,有些我能够顺利完成,而有些则不得要领,暂时无法做到。然而,老师最后的一句话——“你可以练”——让我感到无比鼓舞和喜悦。这句肯定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最终,我顺利通过了面试,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瑜伽社团,开启了一段充满期待和挑战的崭新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我通过不断的练习,能够逐渐掌握那些曾经看似高不可攀的体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瑜伽水平,享受瑜伽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和谐。

初学瑜伽的日子像在跟自己的身体打一场温柔的持久战。每周一和周三,是我期盼已久的瑜伽训练日,我准时来到瑜伽房,与师兄师姐们一同沉浸在瑜伽的世界中。深知自己体态尚待改善,我怀揣着通过瑜伽来提升自我体态的美好愿景,期盼能在这静谧的训练中,逐渐接近那份优雅与从容。到达瑜伽房最先面对的总是“山式站立”——听起来简单,却要在双脚并拢时绷紧大腿,收住小腹,肩膀还要像被线往上提。老师走过来说“臀部再收一点”,我一用力,整个人倒像棵被风吹歪的小树。最头疼的是“下犬式”,手掌按在地上时,膝盖总忍不住打弯,脚跟像粘在地板上,怎么也踩不到垫子,每次撑不了半分钟,手臂就酸得发抖,额头的汗滴在垫子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但奇妙的是,酸痛里总藏着细碎的惊喜。练了一周“猫牛式”后,低头系鞋带,忽然发现脖子转动时没了之前的滞涩;试着做“简易前屈”时,指尖竟能触到小腿肚了,而不是像刚开始那样,腰刚弯到一半就被肌肉拽着动弹不得。最难忘的是某次“摊尸式”放松,音乐里混着流水声,大师兄说“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我闭着眼,听着自己吸气时像风灌进空瓶,呼气时又像慢慢倒出沙子,练完起身时,连骨头缝里都像被晒过的棉花填满,浑身暖融融的。原来那些反复调整的姿势、咬着牙坚持的瞬间,都在悄悄让身体变得柔软,也让心跟着沉了下来,不再急着追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只觉得每天多弯一厘米,就是赢了昨天的自己。

在去年的冬天,我有幸参加了我人生中的首次瑜伽比赛——盐城市瑜伽公开赛。在备战期间,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不仅指导我们编排动作和转换队形,还鼓励我们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那是一段充满创意碰撞与团队协作的时光,每当黄昏降临,晚饭后的我们便匆匆赶往瑜伽房,投入地练习每一个体式。我们与师兄师姐们组成了一个团队,每个人都力求做到完美,避免产生任何差错。尽管每天回到宿舍时身体已是疲惫不堪,但内心的满足与喜悦无可替代,那种充实感成为了我每日生活的动力源泉。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2025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汤山站)。在紧张备赛期间,学校特意为我们邀请到了盐城市瑜伽运动协会的王会长前来指导,帮助我们完善每一个细节。
到了比赛当天,随着音乐《象王行》的响起,我在吸气时抬手,仿佛轻挽云朵;呼气时下弯,犹如流水般自然。那些伤痛与汗水,在这一刻都化作了体式中的从容与淡定。最后我们斩获全国普通高校集体组第三名,我和我的搭档还获得混双组第八名的好成绩。在省赛上,我报名参加了初级三段规定套路的比赛。出乎意料的是,我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当大屏幕上显示出我的成绩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就在前几日,我收到了三段段位证书,我想这无疑是对我长时间努力付出的一种肯定。

如今的我们,还在尝试各种高难度体式,努力提升自己的瑜伽水平。瑜伽教会我的,远不止身体的舒展。它让我学会在呼吸里沉淀,在坚持中接纳——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享受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如今,那份由内而外的平和与力量,早已成了生活里最踏实的馈赠。我与瑜伽的故事仍在继续,在汗水与呼吸间书写着新的篇章。 (作者:孙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