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讯 盛夏的阳光透过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排球馆的玻璃幕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馆内空调的凉意抵不过训练的火热,汗水顺着队员们的脸颊滑落,砸在地板上晕开小小的湿痕,伴随着排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球鞋摩擦地板的“吱吱”声,江苏排球队的姑娘、小伙们正挥汗如雨,每一次起跳、扣杀、拦网都充满力量,全力以赴投入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决赛蓄力,誓在赛场上书写佳绩。
“夏训就是要啃硬骨头!”江苏U20男排主教练殷勇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手持战术板站在场边,不时叫停训练,逐点剖析技术细节。“必须按决赛强度练,目标就是让江苏青年男排在11月的赛场实现历史性突破。”其坚定的眼神中,满是对队伍冲刺佳绩的期待。
尽管江苏成年、青年多支排球队有20多名运动员被抽调至各级国家队,参训阵容暂不齐整,但江苏省体育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早有规划。围绕出征全运会决赛的核心队员,中心制定了以个人能力提升为核心、兼顾团队协作与综合保障的训练方案。训练馆墙上,各队训练计划表清晰明了,从技术打磨到体能提升,每一项内容都精准对标全运会决赛实战需求,为队伍筑牢冲击佳绩的根基。
在个人能力提升环节,一套多维度、系统化的训练体系全面铺开。同时,个人技术训练中始终融入多人配合内容,主攻与副攻的掩护、二传与接应的战术衔接等细节反复打磨,实现个人能力与团队默契的同步提升。
为强化团队磨合,省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积极践行“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各队伍结合自身战术风格与薄弱环节,主动联系省内外高水平队伍开展友谊赛、教学赛,在与不同风格对手的对抗中查找团队配合与细节处理的不足;同时邀请省内退休资深排球教练来队,针对训练比赛中的问题开展专项指导,帮助队员统一战术思想、优化攻防体系,进一步提升队伍整体战术执行力。
训练场上,江苏女排中坚力量张常宁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即将第四次踏上全运会赛场的她,正逐步找回最佳状态。“经历前期训练康复,现在每天和队伍一起练对抗、抠技术,虽然强度大,但身体在慢慢适应,状态稳步向上。”额前碎发被汗水打湿,她的笑容却依旧灿烂。谈及教练组,张常宁满是感激:“教练组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训练计划,无论是体能恢复还是技术指导都很贴心,让我能一步步调整状态。”同样回归训练场的还有此前受伤康复的江苏女排主二传刁琳宇,她恢复情况良好,已随队参与合练,为后续战术配合打下扎实基础。
科学保障是训练成效的重要支撑。在训练中心体能监测室内,工作人员正细致记录队员爆发力、耐力等数据,教练组依据这些数据为每名队员制定个性化的体能提升计划,涵盖爆发力、耐力、灵敏性等多个维度,通过科学训练夯实队员体能基础。同时,伤病康复与预防贯穿训练全过程,教练组每日查看队员身体反馈表,根据酸痛程度、睡眠质量等动态调整训练量与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引发伤病,确保队员以最佳身体状态进入全运会赛区。
值得关注的是,江苏排球运动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持续助力。训练馆内崭新的排球网、精准的体能监测仪器、康复室齐全的理疗设备,背后均有体彩公益金的支持。这些资金不仅改善了训练设施,还为教练团队专业培训、队员营养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江苏排球队备战的“坚强后盾”。
随着十五届全运会决赛临近,江苏排球队的训练也进入关键阶段。此前随中国女排征战世锦赛的龚翔宇、倪非凡、吴梦洁、唐欣、万梓玥等主力队员已陆续归队,经过短暂调整后将迅速投入合练。“国家队队员归队后先进行恢复性训练,随后将重点开展战术配合训练,全力冲刺全运会备战。”江苏女排主教练施海荣表示。
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记者 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