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体育宣传月|大型体育场馆低免开放为百姓添福祉
2025-08-27 19:0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吕翔  
1

编者按 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今年以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之一,在全省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的体育热潮。事实上,不管是竞技体育、产业发展,还是体卫融合、赛事组织、场馆建设等,江苏体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我们透过“全民健身”这扇窗口,一起去看一看江苏体育正奋力书写怎样的崭新篇章。 

苏超火了,但是苏超的模式又是难以复制的。很难复制的原因诸多,其中有一条就是江苏的大型体育场馆太多了。那么,大型场馆除了用于各项赛事之外,日常生活中,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江苏的体育场馆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社会开放程度备受瞩目。江苏大型体育场馆在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推动下成效如何?民众反响怎样?记者深入走访发现,诸多大型体育场馆 “俯身亲民”,通过免费低收费,吸引大量民众前来健身,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彰显惠民实效 体育场馆人气爆棚

大型体育场馆维护运营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高大上的标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吸引力十足。充分盘活这类场馆资源用于体育惠民,让更多百姓享受体育高质量发展成果,成为江苏体育主管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苏各地大型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开放成为各地体育惠民重要举措。​

数据显示,江苏每年都有超100座大型体育场馆向群众敞开免费或低收费大门。曾经“高冷”的场馆如今人气火爆,健身者络绎不绝。南京五塘广场居民、健身达人徐逸堃退休后常约老友打乒乓球,他感慨:“以前在小区公园打,现在更爱去五台山,那儿人多氛围好,体验感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每年接待健身民众达350万人次,举办文体活动超200场。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及外围健身步道全年开放超350天,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及全民健身日,每日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超8小时,年接待健身人群超80万人次,基本实现“低免”开放服务全覆盖 。

贴近民众需求,场馆功能更趋完善

伴随健身人数激增,服务提质刻不容缓。江苏体育部门深知,场馆开放绝非“一放了之”,而是要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开启“服务升级之路”。

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后,运营管理向亲民、便民、惠民方向迈进成为必然。苏州一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健身群众的需求是对场馆管理者服务水平的直接考验。过去群众入场登记耗时超10分钟,如今手续大幅简化,还增添线上预订功能,智能化管理让群众满意,场馆利用率也大幅提高。”为保障服务质量,江苏众多体育馆组建 “免费低收费工作小组”,精细运营,力求场馆服务与民众健身体验双优化 。​

场馆设施升级改造也在同步推进。以常州某场馆为例,自 2017年起,为契合群众需求,对场馆内外设施进行系列升级,从地板修补、球网更换等细微处,到球馆整体翻新,皆以使用者舒适与安全为出发点,让民众畅享运动乐趣。同时,诸多大型体育场依据群众作息,适当延长夜间及休息日开放时长,提升场馆利用率,民众健身时间选择更趋灵活。​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部分场馆成果显著。如钟楼区中吴大桥南引桥下运动场地,2025年3月启动智能化提升,通过智慧场馆平台,实现设施设备互联互通,实时监控人员出入、客流数据等。该场地虽部分时段收费,但乒乓球场全时段免费,足球场不定期开设免费公益课程,篮球场每日设两个免费开放时段,且收费合理。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将用于公益课程开展、设施维护及人员管理,保障场地可持续运营 。​

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公益与效益双赢​

大型场馆低免收费政策实施后,既点燃民众健身热情,也为运营方注入发展信心,场馆服务愈发周到,项目日益多元。为提升运营效率,不少大型场馆引入第三方专业运营,成效显著。​

政府主管、专业公司运营的模式,既节省财政资金、降低管理成本,又提升市民服务质量,推动体育中心长效良性运转,带动周边人气商气,增加场馆收益。淮安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兼顾公益与效益,发挥大型体育场馆最大效能,此模式有助于提升专业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公益项目社会效益最大化,将成为未来大型体育场馆发展主流趋势。”​

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不仅是当地全民健身示范窗口,年经营收入还超亿元,其中70% 源于健身休闲、体育培训、赛事活动等体育本体业务。镇江市体育会展中心综合训练馆委托专业管理公司运营两年后,健身群众数量与经营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紧扣社会公众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创新惠民举措,江苏大型体育场馆借免费低收费开放实现“华丽蝶变”。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未来江苏将持续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推动其他行业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让更多民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不断增强民众体育领域获得感。

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记者 吕翔

标签: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