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体育宣传月丨“ 5621”推进体教融合,江苏青少年体育如何玩出新花样?
2025-08-26 08:5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强慧娟  
1

编者按 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今年以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体育赛事之一,在全省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的体育热潮。事实上,不管是竞技体育、产业发展,还是体卫融合、赛事组织、场馆建设等,江苏体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我们透过“体教融合”这扇窗口,一起去看一看江苏体育正奋力书写怎样的崭新篇章。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最具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今年以来,江苏围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核心目标,以竞赛为抓手,多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全省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破解人才密码  “5621”让体育苗子“冒出来”

“5621计划”是江苏深化体教融合、系统布局后备人才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国最早推动体教融合发展的省份之一,2021年起,江苏全面推开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每个县、市、区开展5个以上的体育特色项目,每个项目按照不低于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学段衔接的项目布局,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发现和培养更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8月,在常州工学院体育场,“5621计划”田径项目“一条龙”赛鸣枪开赛,见证了江苏省体教融合的创新实践——首次汇聚小学、初中、高中运动员,按三个年龄组别同场进行短跑、中长跑、跳跃等项目的角逐,成为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107个县(市、区)有4879所中小学对61个体育项目进行布局。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以游泳、田径等重点项目比赛为抓手,有力推动青少年体育人才梯队建设。

“5621”不仅是顶层设计,更推动运动项目真正走进校园。例如,泰兴市今年4月将街舞纳入“5621”项目布局,成为全省首个实现潮流运动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的示范区;常州市北郊小学通过“5621”布局击剑项目,仅一年时间,校队成员在全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斩获3金2银,多名学生凭借体育特长升入优质初中。

这种以赛促建、跨学段联动的模式,不仅打破了学段壁垒,更促进了区域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从“偶然发现”转向“必然发生”。 

足球破圈记  从校园绿茵到“苏超”舞台

5月,“苏超”联赛火热开启,迅速成为现象级赛事。516名参赛运动员中,在校学生达158人,占比31%,折射出江苏校园足球的深厚底蕴。

“苏超”的成功,让校园足球走出“围墙”,进入公众视野。一直以来,江苏以“小足球、大体育”为理念,构建省、市、县、校四级竞赛体系与选拔机制,走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特色路径。

去年“省长杯”吸引近3000名学生参赛,直播近300场,观看量超750万人次,成为校园体育标杆赛事。校园足球赛事的全面开展,为全省参赛团队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今年5月首届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足球世界杯中,江苏中学男足获第四名,女足勇夺冠军。

成绩背后,是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撑。江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各地建设青训中心、推广俱乐部模式,为学校体育注入专业力量。

在苏州,政府主导引入专业俱乐部运营区级青训中心,仅半年时间,区内中小学校足球队在市级联赛中的战绩提升显著,多名球员入选省青训营;在南京,多家小学成立特色体育俱乐部,击剑、轮滑等项目走进课后服务,深受学生喜爱。

这类社会资源的引入,不仅弥补了学校专业教练的不足,更带来了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校园足球与社会俱乐部的双轨并行,也标志着青少年体育正从“单打独斗”走向“多元共育”。 

活动造氛围  让运动成为青少年的“新日常”

从社区运动会到家庭亲子赛,从户外挑战到体育嘉年华,江苏把“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办成了孩子们“身边的节日”。近万场活动让体育融入生活,让健康成为时尚。

年初,在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的通知》中,提出“全年不少于1000场线下活动、线上打卡突破100万人次”的新目标。

《通知》发出后,各设区市迅速响应,一系列活动纷纷落地——常州推出“1+5”活动菜单,包括1场省级阳光体育大会和5场市级亲子嘉年华;南京将“奔跑吧·少年”田径赛打造为“5621”项目展示平台;无锡、镇江、苏州等地也推出六一亲子跑、暑期公益培训等丰富活动。

这些活动贴近身边、趣味性强,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参与的意义超越了竞技,更重在体验和享受。“平时忙很少陪孩子运动,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身体,更增进了亲子关系。”参与扬州“家庭体能赛”亲子跑的家长说。

与此同时,第二十一届省运会的筹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政策解读、运动员注册、规程拟订、场馆检查等环节扎实推进,尤其是赛风赛纪监督员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将“嵌入式监督”落到实处,守护了比赛的纯洁和公平,为青少年树立了正确的胜负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强慧娟

标签: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