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姓健身需求的日益增加,将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体育设施送到群众身边,是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发布了《“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成果展示案例》,江苏南京《金陵娃娃爱乒乓》案例和江苏扬州《百张球桌激发市民“国球”热》成功入选。
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创造性地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等工作结合,推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完善社区、公园健身服务功能,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2023年以来,江苏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 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的通知》精神,并在全省各地陆续开展该项工作。江苏省体育局联合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拟共同制定《关于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将乒乓球场地纳入重点建设任务,并将任务分解至各设区市,推动各地在社区、公园绿地等空间嵌入式建设一批乒乓球场地。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江苏共新增446片体育场地,其中含乒乓球场132片,多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依托场地进行。
《金陵娃娃爱乒乓》案例由江苏省南京市申报,依托《南京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战略规划(2023—2025 年)》,以兴隆街道奥体社区、颂德里社区为典型,通过场地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开展、乒乓文化传播,助力儿童友好体育社区建设,乒乓球逐渐从“父辈的运动”“电视里的运动”成为“孩子们身边的运动”,进一步丰富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也加速了乒乓球项目在青少年群体的普及推广,让更多孩子参与乒乓球、爱上乒乓球、受益乒乓球。
江苏省扬州市申报的《百张球桌激发市民“国球”热》案例,以“盘活公园空间、完善公共服务”为核心,统筹推进“百张球桌进公园”工作,在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宝南湖公园、龙川体育休闲公园、蜀冈体育休闲公园等34 个公园内一次性增设了100 张室外乒乓球桌,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体验“国球”的魅力、受益于“国球”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近年来,江苏以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补齐群众健身设施短板、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自开展以来在全省各地深受群众欢迎,成为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体育惠民工程,越来越多的社区和公园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国球两进”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健身设施的“有没有”,还满足了群众需要的“优不优”,器材上新、关怀“上心”,让群众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在现有场地设施的基础上,江苏将持续开展各类小型多样、贴近群众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和志愿服务,进一步发挥乒乓球群众基础优势,吸引更多人群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