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公共体育服务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完善体育设施,还是推动体育组织发展、提升体育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公共体育服务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正扮演一名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江苏各地高度重视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涌现出了不少颇具地方特色的经验做法。新华日报·交汇点推出【筑牢江苏公共体育服务根基】系列报道,选取代表不同特色的徐州市沛县、连云港市灌云县、淮安市淮阴区和镇江市扬中市,聚焦这四地在筑牢公共体育服务根基上有啥“妙招”“实招”。
2025年春节期间,发源于徐州沛县鹿楼镇七八堡村的“村界杯”共吸引了周边省市90支球队参赛,数量较去年翻了一番,看球过年、踢球过年成了当地一种独特的“新年俗”。和出圈的“村超”“村BA”一样,“村界杯”已成为当地乡村体育的重要品牌赛事,并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村界杯”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赋能乡风文明,激活乡村经济,也照亮了基层体育改革发展的道路。
完善治理体系,村民“说了算”
沛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百姓世代喜欢蹴鞠,踢球已成为根深蒂固的民俗。早在上世纪20年代,村民就自发开展足球比赛,没有足球就用布条缠成球,大家“踢布蛋”,没有球场,就在果园深处比赛,十里八乡间还经常互相“约战”,足球运动深深融入村民生活,逐渐形成了村际之间举行足球赛的传统。从诞生起,这项“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的比赛就是由村民“说了算”:无论是赛事发起、赛程制定、赛制安排,还是啦啦队表演,都是民间自发组织、自行决定、自行实施,就连新成立不到2年的七堡八堡村足球协会都是由村里的足球能人组成。比赛没有高规格的领导莅临,村支书宣布后就开始比赛;也没有高昂的奖金,奖品多为本地鸡鸭鹅等农副产品……各环节都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
为了让广大村民“登台”乐享足球魅力,沛县当地政府负责“搭台”营造环境、保障服务。以“村界杯”为契机,当地政府在八堡村建设了一个标准足球场,在球场两侧搭建了可容纳数千人的看台,安装了夜间照明、建设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夯实基层全民健身基础,改善了乡村体育硬件条件,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运动空间。
此外,当地还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基层体育建设,省足球运动协会加强指导,沛县足球协会积极参与赛事工作,负责做好裁判员选派、赛程编排、现场执裁等工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到既主导又不包办,及时补位又不越位,保证了乡村赛事的原汁原味。
传承体育文化 乡风更文明
“村界杯”既是一场球员和球迷的大联欢,也是一次民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展示。
2024年春节“村界杯”期间,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每天设置一个活动主题,如舞龙舞狮、广场舞、歌曲表演、汉服秀,有高跷、喜轿、旱船等民俗节目,以及中场休息期间的趣味射门等活动,深受村民欢迎,大家沉浸在一场场激情快乐的体育盛宴中,不仅充实了乡村经济文化生活,也展现出了乡村新风貌。
尽管沛县“村界杯”农民足球赛从2021年才正式开始,但当地悠久的足球文化和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让乡村体育文化观念得到转变,从过去的“重劳动轻体育”到如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风尚形成,推动了乡镇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据当地负责人介绍,如今的七堡村、八堡村打架斗殴极少发生,打牌赌博等陋习基本绝迹,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村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身体变强壮了,精气神也越来越棒,全镇现有百岁老人11位、90岁以上老人386位,让鹿楼镇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
如果说,“村界杯”以其独特的场域,直接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为体育文化的繁荣提供内生动力,那么,这样的乡村体育赛事在涵养群众体育、培养民众参与体育热情的同时,也促进了竞技体育发展、拓展体育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的社会空间。1977年以来,沛县培养了以男足国脚李昂、女足国脚张艳茹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有的还进入了省体校和国家少年选拔队,浓厚的足球底蕴让孩子多了一条出路。村里足球队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和省级比赛,其中在参加全国农民足球比赛中获得第六名,这些更加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对足球的热爱。
足球运动在七堡、八堡村扎根生长,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新载体,通过赛事将不同村庄紧密团结在一起,增强乡村凝聚力,促进了邻里和谐、乡村文明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赋能乡村振兴 产业更兴旺
今年春节“村界杯”期间,附近村民们一大早便三五成群,结伴赶往“村界杯”足球场。“听说球场外面有‘集’,咱们瞧瞧去!”73岁的鹿楼村村民邱明文,用手机拍下赛程表后,转身拉着老伙计去逛集。
邱明文说的“集”,是文旅产品宣传展区,除了做面塑的、吹糖人的,卖沛县冷面、羊肉汤的,还有一些地方特色文创吸引眼球。据了解,为了给外地参与者更好的体验,沛县巧妙地将文旅产业与赛事结合,在赛场旁的市集上展示销售“这里是徐州”文创大礼包、特色农产品以及“村界杯”文创吉祥物等。同时,由于今年赛程延长,观众比往年大幅增长。当地在赛场旁边还安排了旅游公交专线,“从球场出发到县城,经过沛县博物馆、汉兴1978街区、歌风台、汉城景区游乐场等地,把我们的旅游景点串起来,观众和球员都可以免费乘坐,感受我们的沛县文化。”沛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志永介绍。
赛事越来越红火,产业也越来越兴旺。“来沛县,逛逛看,踢足球,喝冷面”成为消费新热点,观赛群众一年比一年多,球场附近商铺商贩的马扎、零食和望远镜都成了“紧俏货”,赛事期间周边小吃摊位和饭店生意几乎爆满,冷面和烧烤等特色美食每天早早就卖脱销,另外还有不少人顺路买下村里的苹果、金蝉等农产品,网上预订的农产品比之前翻了10多倍。“村界杯”不仅丰富了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不仅如此,体育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富有本地特色、村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村界杯”的火爆并非偶然,它是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在乡村大地结出的硕果。如今,“村界杯”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球场添置了观众座椅、聚光灯,周边商业形态不断完善,商业街和民宿等陆续建成,改造道路、配备直播设备、建设能容纳1000余辆车的停车场……更多改变正在发生,乡村全面振兴迎来新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