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奏响群众冰雪运动奋进交响曲
2024-02-22 12:31  来源:中国体育报    
1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成为现实,冰雪运动在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加速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后冬奥时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依旧是冰雪人、体育人的奋斗目标。作为北京冬奥会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依旧肩负着推动冰雪项目普及发展,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

点燃冰雪激情,放飞中国梦想。让我们以“十四冬”为新的起点,聆听唱响在祖国北疆的冰雪之歌,飞跃黄河、跨越长江,在祖国锦绣大地激扬出动人回响。

冬运惠民让内蒙古群众爱上冰雪运动

“在家门口看高水平滑冰比赛一直是我的梦想,没想到72岁时实现了。”呼伦贝尔市民魏兰君观看了2月18日“十四冬”短道速滑公开组收官日比赛后如是说。年轻时,魏兰君也是滑冰运动员,进入过少体校训练,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这并不妨碍我对短道速滑的喜爱,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都是我喜欢的运动员。”

更让魏兰君惊讶的是,承办本次短道速滑比赛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还将在“十四冬”后公益开放,更多群众有机会踏上冬运会冠军、奥运会冠军征战过的冰场,来一次不一样的冰上之旅。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副主任羡雪瑞介绍,按照“冬运惠民”统一部署,“十四冬”开赛前训练中心就已经将比赛场馆公益向大众开放,通过预约,大家不但可以免费上冰体验,还能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仅2023年由短道速滑馆、速度滑冰馆、冰球冰壶馆组成的场馆群就吸引群众10万人次以上,已成为当地全民健身、冰雪旅游的重要打卡地。

“健身去哪儿”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牛鼻子”问题,群众冰雪更是如此。以筹办、举办“十四冬”为契机,内蒙古加快补齐冰雪运动场地设施短板,目前全区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22个,面积390.06万平方米,其中滑冰场79个、滑雪场43个,年接待群众近400万人次。

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各地积极开展群众冰雪活动、青少年冰雪活动,让冰雪运动的根系扎得更深、扎得更牢。

2月1日,2024呼和浩特市冰雪亲子趣味运动会在东河冰场举行。不久前,这里刚刚进行了“十四冬”群众比赛项目比赛,如今,免费开放的东河冰场已成为呼和浩特百姓新的冰雪乐园。市民王宏伟说,今年孩子们嚷嚷着要滑冰,一玩一整天,家里从“一桌麻将”变成了“一家雪将”,每个人都玩得高兴。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与呼伦贝尔市教育局联合,从2020年起连续3年在海拉尔区和陈巴尔虎旗地区的十几所小学开展冰雪公开课和研学交流活动。孩子们的体育课两节并作一节,训练中心提供交通工具、场地设施及专业教练。自2020年起,呼伦贝尔市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发展,市区内所有冰雪运动场馆场地向呼伦贝尔市户籍16周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

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有各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88所,170多所学校开设了冰雪体育课,全市313所中小学校冰雪运动普及率达100%。

为进一步降低冰雪运动门槛,内蒙古利用公园水域、城市空闲地等建设室外滑冰场,打造了不少群众身边的冰雪运动场地,为群众带来户外冰壶、冰滑梯、冰蹴球等丰富又安全的趣味娱乐项目,让大家感觉到冰雪运动就在身边。“十四冬”期间,内蒙古当地群众在呼伦贝尔湖冰面上用热水壶进行冰壶游戏的短视频刷爆网络。“真冰!真壶!”是网友的调侃,更是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发展成果的缩影。

创新引领冰雪运动发展跨越山海

为充分发挥全国冬季运动会对群众冰雪运动的带动作用,“十四冬”首次设置群众比赛项目,分别为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两个大项、四个小项。

创新的比赛不但吸引了黑吉辽等传统冰雪强省组队参赛,也出现了以往在全国冬季运动会并不多见的南方运动员的身影。为了加速冰雪运动在南方的普及发展,“轮转冰”“轮转雪”是普遍采用的方式。福建越野滑雪队教练文景伟介绍:“我们主要通过‘轮转雪’,采用越野滑轮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越野滑雪的乐趣,有机会再带他们到真雪上体验。”

不仅是群众比赛项目,就连不少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国家队队员,都曾有过速度轮滑的训练体验。气候和场地并不是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天堑,关键要看智慧和决心。

同样体现“十四冬”智慧和决心的还有改变以往以地市为单位组队参赛的模式,改为省区市组队参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彰显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成果。

通过“十四冬”,我们听到了很多中西部、南方省区冰市雪运动发展的好声音。

湖北是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重要支点。近年来,湖北已建有冰雪场馆39个,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冰场、走进雪场,冰雪运动蔚然成风,已成为荆楚全民健身新风尚,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在荆楚大地开花,冰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四川各级体育部门抓住机遇,以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为基础,引导广大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拥抱冰雪运动。尤其自201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6届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推广活动,累计实现线下服务3500余万人次、线上互动突破1亿次,正向着每年服务1200万人次的目标稳步靠近。

青海以建设高原体育强省为目标,通过组建冬季项目专业运动队组、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等措施,推动竞技冰雪、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深度融合,努力让青海成为后冬奥时代“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承载区。

上海作为冰雪运动东进战略的桥头堡,近年来持续在青少年人才培养、专业场地建设、冰雪文化普及、社会化探索等方面积极前行。据统计,上海年上冰人数已从2018年的50多万人次上升到2023年的380万人次。近5年来,上海举办各级各类冰雪赛事多达5000多场次,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贵州抢抓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期,为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贡献贵州体育力量是该省发展冰雪运动的初衷和决心。2016年至2019年,贵州省体育局相继出台了《贵州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省体育局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方案》《贵州省夏冬季跨界跨项选材工作总体方案》,在加快群众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加快促进冰雪产业发展、加快提升冰雪运动竞技实力、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加强冰雪运动的宣传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明确发展方向。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冰雪运动人数正在稳步提升,冰雪运动参与率分别为25.34%、18.64%、22.07%,参与人数分别达1.43亿、0.68亿、0.84亿。

数字的攀升就是我们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底气所在。

多元拓展发挥冰天雪地综合效应

漫步在呼伦贝尔,很快就会被这座因“十四冬”而被全国熟知的城市吸引。整洁的市容市貌、热情好客的人们、随处可见的冰雪元素。“十四冬”的举办,提升了城市品位,涵养了城市底蕴,也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保障、生态环境和产业转型发展水平,让这座位于祖国北疆的小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除了对城市的提升发展,冰雪运动也成为呼伦贝尔、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达斡尔民俗村,在嫩江冰面上感受冰钓的乐趣,把刚钓上来的鱼烹入锅中,传统美食就呈现在冰雪之间;前往鄂伦春自治旗参加冰雪“伊萨仁”系列活动,在冰封的嘎仙湖湖面上燃起篝火,起舞欢歌……呼伦贝尔市各地因地制宜将冰雪和民俗文化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节日冰雪盛会,擦亮冬季旅游品牌。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冰雪旅游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提高冰雪旅游品质,推动冬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大雪原品牌在国内冰雪旅游市场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在呼和浩特,欢乐冰雪节1月12日在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开幕以来,10天内游客总量便突破3.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0万元,远超同期水平。在这个冰雪季,内蒙古各地已累计开展115项各类冬季冰雪旅游活动,火热出圈,频上热搜。

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居力很镇红心村,这个只有800多人口的小山村紧紧抓住“黄金冰雪期”,在村口建起雪村滑雪场,并适时推出冬季研学、惠民低价票等活动,累计吸引全国各地的10万名“冰雪客”。“滑雪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分红收入,还能带动30多名村民就业,村里的农副产品也找到了销路,收入可达10万元。”红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英辉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北京冬奥会后第二个冰雪季,2023—2024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首次超过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运动未来可期。

标签: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