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2025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入选名单公布。本次征集累计收到申报案例338个,经过3个多月的征集与评审,最终遴选出30个兼具创新性、实效性与示范性的优秀案例,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在服务模式创新与基层实践深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江苏省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在江苏省体育局的支持下,自2022年起持续开展“三位一体”运动促进健康志愿服务,以体质测试、专家义诊、科学健身大讲堂为核心内容,形成了体卫融合的特色模式。该项目通过精准化的体质评估、专业化的医学诊疗以及个性化的科普教育,让“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深入社区、走进家庭,累计服务群众近30万人次,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全国科学健身指导典型案例。
该项目由南京市体科所牵头,联合高校、省级科研院所、三甲医院及社会机构,组建了涵盖运动科学、运动营养、康复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库。根据每场活动的服务对象特点,精准遴选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并细分为体质测试组、医学义诊组、科普宣教组,确保服务流程高效有序。依托全市34家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实现了基层服务网络的全域覆盖,并通过前期问卷调查精准掌握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为老年人、上班族、慢病人群等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全方位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在服务模式上,项目打造了“测试—诊疗—教育”的闭环体验。体质测试涵盖国民体质测试、体成分分析、骨密度检测、血管机能评估及糖尿病风险筛查等项目,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为后续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医学诊疗环节由三甲医院内科、康复科、营养科专家及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联合开展,现场解读体质报告、问诊检测,并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科普教育结合现场发现的共性问题设定讲座主题,同时将内容剪辑成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传播,进一步扩大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2024年,南京市体科所牵头制定了体卫融合服务地方标准,将“体质怎么样、健康怎么办、健身怎么练”的服务流程规范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科学健身科普活动近270场,线下参与1.4万余人次,线上广播触达约2000万人次,视频覆盖超370万人次,义诊服务60余场,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4.4万余个。
据介绍,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拓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测试—评估—指导—训练”跟踪机制,加强体卫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扩大宣传矩阵,让“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惠及更多群众。(记者 轧学超)












